在清华的第一周

现在是2020年9月18日,周五,下午一点钟。我已经上完了一周的课了(除了周日的军事理论),坐在宿舍的电脑前,回顾一周的学习生活,写下这一篇博客。

学习方面

我的选课在正式开始上课前就已经完成,课表上的所有课都成功选上了(因为是按照推荐课表选的233)。我的所有课包括微积分、线性代数、离散数学、程序设计基础、计算机科学基础、信息科学技术概论、还有体育和英语。

我把课表放出来给大家看看:

我的大一第一学期课程表

可以看到,每天要上的课平均只有两门,上课的时间相比高中来说要少的很多,很多其他时间都是可以自由安排的。我一般就选择回宿舍看会书,写写作业啥的。这里肯定有人会问,啊你为啥不去图书馆或者教室去学呢???我确实去过图书馆,先不说得预约这一大堆麻烦事,主要是吧,我买电脑的时候买了个游戏本(虽然现在我也懒的用它打游戏),就是巨沉的那种,不仅风扇声音大而且续航还差,不方便带到图书馆去;而且清华的紫荆公寓宿舍是上床下桌的配置,书桌还挺大(至少比家里都大很多),作为学习环境也不比图书馆差。在宿舍里还可以随时问室友问题,有时候大家一起探讨数学问题,氛围还是蛮不错的(图书馆就略显压抑了),所以我其他时间就安排在宿舍学习,这样用电脑也比较方便。

我的书桌

课程的具体内容想必我就不用介绍了,我还是挺想聊一聊我对于课程的主观感受。

首先谈一谈微积分、线代、离散这三门数学课。我个人感觉线代和离散的难度是比微积分低的,线代和离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,什么线性映射啊,矩阵怎么乘向量啊,逻辑联结词之类的,也不太难理解。微积分中新的概念性的东西很少,但是更加抽象,特别是取任意什么什么,再存在什么什么,使任意什么什么的,确实是要动一些脑子的,还有各种证明,也需要些技巧之类的。

写的微积分和线代的作业

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对我来说应该还是蛮简单的,毕竟高中有学过信息学竞赛,编个程序还是不成问题的。我大概翻了一下全书,基本上都会,可能个别知识点(比如万恶的指针啥的)上课再听老师讲讲应该就没问题。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同学不会还可以帮同学答疑,正好也能巩固我自己掌握的情况,挺好的。

计算机科学基础这门课我还是想认真学学的,毕竟竞赛也就教会我编程序、写算法,一些计算机底层的运行机制,还有其他模块的内容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。而这课就刚好能覆盖计算机的方方面面,我相信学完这门课后,我对计算机的理解可能会更加清晰、深刻,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写程序这一层面。

其他课也没啥可说的,按时完成课程学习,提交作业就行,主要时间还是得研究研究微积分。

生活方面

在清华的生活我差不多都体验到了,整体来讲还算是很舒适了,我在下面分别来讲一下我的感受。

与学习和课程最相关的应该就是“衣食住行”里的“行”了吧。我从家里带了自行车过来,所以就算清华园很大,要去哪还是挺方便的。不过有一点让人比较头疼,就是堵车!!!在上课下课的集中时间点,学堂路上就会出现移动速度极慢的自行车海,而且到哪都不好停车,自行车全停满了,很难找到位置。。。

接着讲一下吃饭的事情吧,清华有好多食堂,虽然用餐高峰时间人非常多,但是饭菜口味还是非常赞的!在这里我要表扬一下清华的麻辣香锅!真的特别香!!而且好像哪里都有!!为了能吃到麻辣香锅,排很长的队也挺值得的!

早饭我懒得去食堂吃了,就买了一箱牛奶和一箱华夫饼,当作早餐还是挺精致的,比我去食堂吃的好一些。这样早上从床上爬起来,吃点华夫饼,喝点牛奶,就不用去食堂排队了,直接去教室上课,也挺好。

在宿舍里不想去食堂吃饭,点外卖也是挺方便的,直接能送到宿舍楼底下,下楼去取一趟就可以了。麦当劳、吉野家、赛百味等等的我都点过了,味道很不错,也挺方便的。

既然谈到了点外卖,那么就不得不讲一讲网购收快递了。快递是不给送进公寓楼的,不过在住宿区附近有个快递暂存点,离宿舍楼也算是比较紧,基本上骑个车几分钟就到了。哦对了,考虑到变速车拿快递不方便,我还特地去修车铺给我的自行车装了个篮子,方便拿东西啥的。

在宿舍里洗衣服也比较方便。洗衣机是微信支付的,只要把脏衣服向里面一扔,倒点洗衣液,盖子一盖就能洗,时间到了去收一下即可。每个宿舍房间也有阳台,晾衣服也不需要太麻烦,干的也快。

晚上在宿舍睡觉的感觉也不错,特别是买了床帘后,睡眠环境就变得更好了。床的梯子上我也卷上了海绵垫,这样爬梯子的时候也不会太硌脚。想象一下,学完一天的习,疲倦地往床上一躺,那感觉绝对是非常舒适的~

床帘

后记

尽管这第一周有苦有累,但总体过得还是很满意的!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位素未谋面的同学,她给予我鼓励,与我分享欢笑,陪我聊天,让我开心地度过了这一周。希望我能在接下来的大学时光里继续认真学习,珍惜身边的一切,不留遗憾地奋斗直到顺利毕业,加油!

韵城之都的管家

2020年9月18日于清华园

大学第一天上课之心得

差不多六点半吧,我醒来了,是被室友的闹钟叫醒的。先是看了会知乎,然后就从床上不慌不忙的爬起来。昨天晚上我已经去超市买好了早上要吃的面包,还搬回来一箱奶,至少早上就不用和广大新生抢食堂了。洗完脸刷完牙,吃完了早餐,室友们已经出发了,我看了眼表,差不多七点四十,本以为八点半上课,后来看了下课表发现是八点上课,急忙跑下楼,骑上车直奔六教。

大学开学的第一堂课是线性代数,在六教楼下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的我赶紧跑进了楼,一下子就找到了教室。走进教室,人都已经差不多到齐了,我环顾了一下四周,挑了个稍微靠后点的位置就坐下了。

关于线性代数,老师基本上也只是开了个头。上完线性代数后,该去上程序设计基础了。幸运的是,这个课也在六教上,只不过是要从C区到A区。教室在第0层,我稍微找了找才找到。教室里人也挺多的,好在空座位还是非常容易找到。程序设计基础这课吧,我基本上差不多都会了,主要就是跟着老师再走一遍,基本不存在学习上的压力,这还是得归功于竞赛基础。说到我的信息学竞赛,没去参加全国赛确实挺可惜的,回归到高三后对高考科目也没有直接作用(不像其他几门竞赛都是高考科目),不过此时就凸显出我学过竞赛的优势了。

中午12:15才下课,而下午1:30就上课了。六教楼下全是人,特别拥挤,我尝试往路上移动,却发现路上也全是人和车。好不容易到了食堂,找到了个停车的位置,却看见进食堂的人都排起了队。食堂里面的状况更不容乐观,各个窗口排起了长队,座位也几乎找不到。没办法,只能先排着了。等到了12:50,我才捧着我点的麻辣香锅,艰难地找到了座位,享用我的午餐。

吃完了午饭后,我又得急忙赶往技科楼上思修课。技科楼几乎位于清华园的东南角,我骑着车,横跨了大半个清华园才来到技科楼。好在之前在技科楼开过班会,我就迅速就找到了教室。由于太累了又太困了,我上课一不小心就睡着了个十几分钟,看来下次就得买点咖啡喝了。

差不多3:05下了课,我打算去C楼买程序设计基础的教材来看,顺便去超市买明天早上的面包。到了新民路上,突然堵起了车来(当然这里堵的是自行车),场面一度非常壮观。每个人以秒速五厘米的速度尝试在自行车海中移动。当我通过了这几百米的拥挤路段,前方的道路才终于宽敞起来。

买完了教材,离吃晚饭的最早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,我准备去图书馆学一会,顺便熟悉一下图书馆预约座位什么的流程,体验一下。我在馆外扫码,发现二层就有空座位,于是乎预约成功,提醒我尽快签到,否则违约。我刷了卡,进了馆,来到二层。馆内鸦雀无声,每个人都在专心学自己的习,氛围确实很合适。学了差不多一小时,我写完了线代的作业,预习了下之后的章节,翻了翻程设的教材,就赶去吃晚饭了。

考虑到我的电脑很沉,不方便携带,晚上我就回宿舍学习了,整理整理白天所学的内容,再翻翻教材,也挺好。大学上课的第一天确实忙了一点,不过也确实成功度过了。希望之后的大学生活也能充实一些,把知识学懂学扎实,争取能取得好成绩吧。

开创韵城之都博客之心得

大概高考完之后,我就有了买一台服务器的想法。

之前的韵城游戏主页(http://app.yczddgj.bid)是用的虚拟主机,只能用来搭个网站啥的,而且不能用服务器,还不能备案,能实现的功能有限。正好高考完了之后偶然听说阿里云的服务器有学生特惠,了解了一下,发现真的很便宜,一年才要九块钱,配置也凑合用,我就买了几年,顺便也注册了个.com顶级域名。

拿到服务器后不知道该干些啥,于是就先搭个博客吧,我用了宝塔面板来管理,也把服务器的环境差不多配置好了,备了案,装了个wordpress,用起来还挺方便的。

其实在这个网站建立前,我就已经在博客园写过一些博客了,主要是关于高中参加的信息学竞赛的一些心得体会什么的。但博客园的博客上可自定义的东西太少,于是我就把这些文章搬到这个网站上了,发布时间也尽量还原当时的写作时间,以后可以再回顾回顾。

这个博客也可以用来记录一下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,偶尔写一下心得体会啥的,记录一下学习课程的进度,一些感悟,以后也可以进行参考。

希望这个博客可以陪伴我大学四年的生活,并在之后的人生中一直伴我前行。